 |
大力实施提升工程 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发布时间:2014/4/25 点击次数:844次 |
|
|
|
信息内容: |
今年,沈阳市将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分别对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市老年人大学实施搬迁改造,对市妇女会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异地新建。4月1日上午,市长陈海波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考察了这些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强调,要通过大力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年接待小读者近30万人次。为了给全市120万未成年人营造更好的读书环境,市政府决定将少儿图书馆异地搬迁至市青少年宫现址。一期改造工程预计5月份开工。陈海波详细了解规划情况后提出,要将市少儿图书馆与南湖公园北侧的湖心岛进行统一规划,做到外观协调、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使少儿图书馆新馆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乐园。
市老年人大学将迁至位于沈河区富民街的沈阳市现代科技学校校址,用地面积增至2万多平方米,计划本月底开工,年底完成改造,届时将开设文史、声乐等43个专业、200个教学班,能容纳1万多名老年人就学。陈海波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创造良好条件。
异地新建的市妇女会馆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位于浑南新城内,目前已基本完成方案设计等工作,计划近期开工建设,2016年6月投入使用。陈海波对设计方案给予肯定,要求相关地区和部门进一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
陈海波在考察中强调,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当前,要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准备工作和各项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按计划推进。要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强化项目管理,确保每个项目都建成廉洁工程和优质工程。同时,要坚持公益性原则,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充分整合公共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市领导姜军参加考察。
|
信息来源:市项目办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