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材网首页 > 建筑工程 > 工程信息 > 北站北广场地下挖掘工程过半
 
北站北广场地下挖掘工程过半
发布时间:2014/7/28 点击次数:1009次

项目类型:拟建工程
建设周期: 资金总额:
信息内容:

    沈阳北站北广场地下空间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目前地下土方挖掘已过半,预计明年10月份竣工启用。施工中遇到哪些难点?未来新广场到底啥样?7月17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进展土方挖掘施工已过半

  据介绍,新的北广场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其中地面一层,地下两层。完成施工后,地面广场将不再停车,地下二层可供290辆车辆停放。目前,该工程已经过了近三个月的封闭施工,整个地下空间的挖掘工程已经过半。

  7月17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北站北广场原有的临时广场地面已经全部被挖开了,并已向地下挖掘了10余米深的大深坑,南侧临近北站北站房地下护坡桩施工已显露出来。

  据介绍,全部工程需要开挖1.6万平方米,已经完成了8000平方米区域。整个地下空间深度为13米,现在已经完成了深10米的挖掘量。全部工程预计在明年10月份竣工。

  高难光线监控建筑防沉降

  从施工现场可看出,整个北站北广场的地下空间挖掘,东侧紧邻着黑龙江街;北侧距离一座高层建筑仅有5米左右;南侧最近处距离北站的站房不足4米。由于北广场的区域空间狭小,为了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黑龙江街、昆山路正常的交通通行,以及北站北站房的正常使用,施工方特意在挖掘施工中采取了特殊的防护工艺,来确保北站房等周边设施安全。施工方在施工区域靠近北站房的一侧,专门钻孔浇灌了430根混凝土桩,将北站房牢牢护住。

  此外,为保证挖掘过程中不会使北站站房发生沉降,施工方在工地周围布满监测点,采取特别的“光线监测”工艺,实时监测附近建筑的沉降度。

  这种特别的监测工艺,就是在北站房的承重立柱及承重梁内特别设置了“监测片”,然后,分别在昆山路东、西两侧设置了固定监测点,并在广场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临时监测点,然后将全部的监测点对着北站房内的“监测片”射出光线,如果光线全部对应上,则可保证北站房没有发生沉降。同时,还对黑龙江街地下10余种管线进行监测。目前北站房、周边建筑以及地下管线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未来三层枢纽广场人车分离

  待明年10月,新的北站北广场启用后,这里将成为一个三层的立体枢纽广场。届时,新建的北广场地面层,将不再允许停放机动车,彻底改变人车互扰的局面。广场上将分别设有地下车辆、行人的出入口。出入口内设有滚梯、步行楼梯,同时还设有残疾人无障碍直行电梯。

  社会车辆进出北广场都是采取“西进东出”方式,通过西侧的车辆进口进入地下,并通过广场东侧的通道上行至地面层出站口驶离,然后通过黑龙江街驶离北广场地区。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王晓婷

  地下二层

  290个社会停车泊位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有约290个社会停车泊位,比原有北广场地面停车场的停车泊位多出一倍。

  地面层

  人流集散和绿化景观

  地面广场将建成集散式的休闲广场。主要作为人流集散和绿化景观空间。中央为大理石花岗岩石材广场,两侧分别设有树阵,每棵树的下面还设有一圈木质休闲座椅。还会设有景观绿地、不同色调的灌木花卉等,广场绿化面积将达到40%以上。此外,还将在广场北侧设送客通道港湾式乘降站,如乘坐出租、私家车,可以送站到两个乘降岛内,车辆“即停即走”。

  地下一层

  旅客集散和出租车蓄车场

  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设置为旅客集散空间和出租车蓄车场地。

  这里靠近北站房的一侧,为旅客集散空间,向南打通两条地下通道,与沈阳北站铁路出站通道相连通,旅客仅需5分钟就能到达地下集散空间,同时也可以从现有的北站房出站口至地面出站。另有两条地下通道在地下一层西侧与在建商场相连通。

  集散空间北侧中央位置为出租车蓄车场地,乘客出站即可步行至此,这里能够同时容纳60辆出租车停靠候客。
信息来源:市项目办
   信息题目的相关信息   
 
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首页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工程案例
租赁信息
用工信息
新闻资讯
建筑论坛
海宇钢结构
沈阳加气混凝土
运成工业设计